10月30日铅山突发疫情,江西日报记者余燕作为全省第一位抵达现场的新闻记者,坚守在抗疫一线23天。
23天时间里,她目睹了广大党员干部不眠不休、奋力冲在一线的场景,感受到医务工作者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的拼劲,还有疫情面前,无数普通人的平凡义举……所有的感动,在她的日记里流淌。
——编 者
文/余燕
星夜出征
10月31日 周日 天气:晴
4时30分,铅山县行政大楼819房。
稿子已发往编辑部,我没敢离开电脑。直到编辑从微信上发来语音:“稿子没问题了。”
此刻,时针指向5时。
很奇怪,星夜出征、连续工作,我仍毫无睡意。
我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作为记录:30日22时30分,紧急奔赴铅山。一夜无眠。
时间拨回到几个小时前。
“10月30日,铅山县葛仙山镇报告一例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目前已经对该区域进行管控措施。”看到这条新闻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江西已连续610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报告,铅山这个确诊病例是从哪里输入的?突发疫情,当地情况如何?
有个声音一直在我脑子里不停地说:“记者就应该奔赴现场!”我跟领导主动请战,并着手准备。
22时30分,手机骤响,打破夜的宁静。一接通,领导的话传来,急促、简短、有力:“马上出发,前往铅山,立即采访,连夜发稿!”
我拎上准备好的行李,冲出家门、发动车子,向着60公里外的一线出发!
疾驰在空旷寂静的公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在翻腾:现场会是什么情况呢?赶到铅山已过零点,夜班还在等我发稿,22年职业生涯中时间最紧张的一次采访任务,我能完成好吗?
到了市区单位楼下,我换乘公车,徐师傅熟练地驾车往铅山方向驶去。车上,我和铅山当地同志保持热线联系,了解情况、梳理信息、确定方向、选点采访……
31日1时30分,铅山的同志在九狮桥管制卡口接应我后,一起来到上饶市信州理工学校采访。走进综合楼一楼教室,灯火通明,前来增援的上饶市各医院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正在连夜对该校师生进行核酸采样。
人群中,我看到一位母亲紧紧搂着已经入睡的孩子,严格遵守一米线规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采样。
这画面让我心里莫名一酸……
随后,我又来到铅山县最大的农贸市场——富达农贸市场,了解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
▲铅山富达农贸市场。
采访结束后,我跑到铅山县行政大楼赶稿。4时30分左右,终于写完两条稿子,并配发核酸采样的现场照片。
5时,晨曦微露。打量着这幢大楼彻夜不熄的灯光里行色匆匆的人们,我在想,这一夜,他们经历了什么?我能做什么?明天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
延伸阅读: 10月30日,葛仙山镇发现一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面有效防控疫情,坚决切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
铅山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当天全面启动核酸检测,在葛仙山镇、湖坊镇和河口镇开展第一轮第一批核酸检测,紧急抽调各县区医护人员前往支援。自10月31日零时起,对葛仙山镇、湖坊镇、葛仙村度假区实行封控管理。
白衣执甲
11月1日 周一 天气:阴晴相间
疫情来得猝不及防。铅山这座小城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丝紧张不安的味道。往日车水马龙的城区主干道上,只有零星的车辆经过。车头装着大喇叭的宣传车来回穿梭,循环播放“请广大居民不要聚集、无事不要外出”的录音。不少服装店、理发店、餐饮店,都已关门停业。人们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戴着口罩、排队做核酸采样。
“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我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工作。”去年曾支援湖北的铅山县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饶鹏程说。
▲11月1日,铅山县桃园中学,学生们正在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采样。
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在全县近500个核酸采样点,医护人员在通宵达旦地工作,有的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累瘫在地上,有的趁工作间隙背靠背打个盹,还有的翻山越岭几个小时上门采样……48小时不到,就完成全县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共计检测293062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白衣战士争分夺秒的奋力奔跑。
延伸阅读:疫情发生后,省卫健委紧急部署,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8家医院,先后调集13台车载核酸检测方舱、4辆负压救护车,派出医疗救治、感控、流调专家及核酸采样检测人员共2000余人前来驰援。
在11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表示,截至10月31日24时,铅山有1例轻型确诊患者、4例无症状感染者,没有重型病人。他们之间多为直系亲属或室友关系,且病情整体可控,广大市民不用过于担心。
一个都不能少
11月2日 周二 天气:小雨
阴雨绵绵,铅山突然大幅降温。
好在带了一件橘黄色的冲锋衣,天晴穿内胆,下雨换外套,此时,套在一起穿,暖暖的。
今天心里也是暖暖的:报社增派的5名同事已赶到铅山,我们并肩作战。
当天下午,铅山县河口镇第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胡和平冒雨来到鹅湖镇公果村,给五(1)班学生徐文成送上一部自己用过的智能手机。
小文成是一名留守孩子,父母都在浙江台州务工,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他。“这下可好了,孩子的学习不会因疫情落下啦!谢谢校长!”爷爷徐新生的脸上,满是笑容。
“你家的路由器安装在哪里?我看看网速怎么样,你上网课会不会卡住?”学校信息处主任杨星文来到二楼,走进孩子房间,查看网络情况,并手把手教小文成如何打开赣教云平台、进入网课页面。
该校671名学生中45%是留守孩子,学校对这个群体总是特别关注。疫情发生后,学校安排班主任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了解到3名留守孩子没有智能手机,老师们拿出自己的闲置手机一一“送货上门”。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徐文成并不肯接受胡校长的手机,说爸爸妈妈教育他“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胡校长告诉小文成,这是闲置的旧手机,借给他上网课,用完要还的。他这才收下,还向校长鞠躬致谢。
离开时,这个10岁的孩子站在二楼阳台上,向我们挥手告别,久久地。
对于留守孩子,被人关爱的感觉,是多么美好!我想,在小文成的心中,校长高大的背影,将成为一生的温暖记忆。
延伸阅读:11月1日以来,铅山县、信州区、广信区除大中专院校外的各类各级学校相继暂停线下教学,全面进行线上教学。
▲11月12日,铅山县第一中学,高三教师通过直播软件建立同步课堂,开展线上教学。
▲11月12日,铅山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在家通过直播软件开展线上学习。
上饶市教育局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预案,分类施策、一校一案,采取录播课和老师在线直播教学等方式,组织保障信州、广信、铅山3个区县26.1万名中小学生的学习,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同样一个都不能少。
青春的模样
11月3日 周三 天气:小雨
“这些年轻人每天五点半去葛仙山送餐,接着奔赴各个乡镇送抗疫物资。今天,又有12名志愿者主动要求去一线。”一大早,铅山团县委书记王郑杨给我发微信。连日来,这个90后的年轻人,带领一群同他一样的年轻人,奋力奔跑。
95后黄玮是一名创业青年,主动请缨去最艰苦的地方做志愿者。10月30日20时,他来到人流量最大的县文化广场协助维持秩序,直至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小伙子又穿梭于各个疫情防控卡点送口罩和食品。
2日夜晚,铅山县新滩乡后坂村,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陈正亿和小伙伴们还在为全村800余名村民进行核酸采样。夜已深,小陈的护目镜蒙着一层雾气。他笑着说:“今天稍微轻松一些,第一天忙到凌晨3点。”
走在乡间小路上,这群00后身着防护服的身影,在暖黄色路灯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护理专业学生李娜说:“老师、学长、学姐都上过抗疫一线,这次轮到我们上了!”
昨天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化身“提灯天使”,奋不顾身,守护别人。
延伸阅读:疫情发生后,铅山团县委发出招募令,短短几个小时,700多名青年志愿者报名参战。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派出350余名具备护士资格证的师生赶赴铅山县支援防疫工作,其中大多数是00后。
首例治愈患者出院
11月4日 周四 天气:阴雨相间
天空阴沉沉的,还不时飘下几滴细雨。
但我的心里,一片晴朗。
抗疫第六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铅山本轮疫情首例治愈患者要出院了。
在定点医院——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隔离区域,这个年轻的姑娘隔着20多米,向我们挥手大喊“加油”。
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一时间把这条快讯发在微信朋友圈。大家都在点赞:“这么快就出院了!真好!”
“由于流调工作做得比较扎实,目前所有确诊病例皆为密接和次密接传播链上的病例,以普通型、轻型和无症状为主。我们对病人实行中西医相结合方案,一人一策、精准施治。”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公共卫生专家、感染控制处处长向天新,给出了权威专业的解释。
向天新还说,“有信心实现早日清零”。
嗯,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
铅山加油!上饶加油!
延伸阅读:疫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专家迅速开展流调、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等工作,并集中力量对病人进行精准救治。
经过基因测序,专家组确定这次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该病毒近期在国内多地呈多点散发的流行状态。10月30日以来,上饶市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病例数量有所增加,符合该病毒的特点。
“疫”线记者
11月8日 周一 天气:晴
今天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一大早,收到很多朋友发来的节日问候。
今年这个记者节,永生难忘!
我很荣幸作为一线记者代表,在上饶市的记者节座谈会上发言,介绍报道情况、交流抗疫体会。“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是一场特殊的战役,身为一名党报记者,能够参与其中,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会拼尽全力,交出一份合格的新闻答卷。”
23时,贴心的后勤保障组给大家送来了蛋糕,上面写着:“感谢新闻记者!”
记者,是逆行者,是战士,也是英雄!
记录生活、记录时代,今天,我们也是抗疫的主角!
延伸阅读:10月30日,一支由新华社、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40余名记者组成的“新闻战队”,陆续赶往铅山和上饶市中心城区抗疫一线。
在这20多天中,抗疫的每一个现场,都有他们,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随处可见的“志愿红”
11月15日 周一 天气:晴
中午外出采访,车子行驶在宽阔而空荡的上饶市广信大道上,周遭鲜有车辆,几无人影。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回想平日里的繁华热闹,我有些伤感,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的家。
走进上饶市江天农博城,集团董事长方勇钧正在不停地接打电话。站在一大群人中间,他忙碌着,毫不起眼。
面对面采访时,我注意到他双眼有些血丝。连夜调运物资、安排人手分拣、确保物流畅通……十几天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在等着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个非常时刻,忙一点、累一点都是应该的。”虽神色疲倦,他语气坚定。
现场,几十名身穿红马甲的员工站在几条长桌子前,拆包、分类、装袋、核对……熟练的流水线操作,让人眼花缭乱。最后,这一个个装着土豆、萝卜、辣椒、香菇……的塑料袋,又重新回到大货车上。为最大限度地保证食材的新鲜,这些蔬菜大礼包将搭乘小型运输车,迅速运往各个封闭管理的小区,然后再由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逐户送进居民家。
政府买菜、干部送菜。市民杨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是疫情中的温暖!”
8时上岗、18时回家,这是信州区志愿者陈妍近期的工作时间表。
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喝水。为节约时间,上班时间她尽量不喝水,10个小时里仅有的水分摄入,是中午随盒饭配送的一点汤。卡点值守、配送蔬菜、入户摸排、帮老人填写采样信息……作为一名退役女兵、经验丰富的志愿者,这些事,样样她都得参加。光是在江光小区爬楼送菜上门,每天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
夕阳下,我看着陈妍的背影走进小区,白色防护服里透出来的那一抹红色,让人安心。
在社区、在卡点,在路上、在车里……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随处可见“志愿红”的身影,热心司机、志愿者、网格员、外卖小哥等纷纷行动起来,凝聚起群防群控的磅礴力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负重前行!
延伸阅读:自11月4日17时起,信州区海德文景苑小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封闭管理措施。除此之外,市中心城区还有多个管控区,居民“非必要不出门”。
为做好市场供应,上饶市组建两个工作专班,分别在沪昆高速龙虎山服务区、玉山县衢饶示范区设立两个跨区域物资接驳转运点,确保市外各类物资顺利进入上饶。11月8日至20日,两个转运点累计接驳107车次、物资1714.9吨,有力保障了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市重点项目建设需要。
三位母亲的眼泪
11月19日 周五 天气:晴
阳光和煦,我的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
疫情防控形势在不断向好,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午后,我泡上一杯茶,安静地听了一会儿音乐。
参加抗疫报道以来,我先后见过三位母亲的眼泪,或畅快,或克制,让人动容。
1日,铅山县卫健委三楼会议室。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杨贝正在接受我们的采访: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她熬红了双眼但斗志昂扬;凌晨3时冒雨进村,挨家挨户给村民做核酸采样直到7时30分,她没有叫一声苦。“做好防护,爸爸在家等着你”“妈妈你要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提及80多岁老父正在市里照顾读高三的女儿时,她情难自禁,泪水夺眶而出,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7日,广信区旭日街道惟义社区中央一品小区门口,社区党委书记姜涛正带着6名社区干部和20多名志愿者,给居民送菜上门。“社区包括我在内一共7名干部,全是女同胞。这几天,大家都吃住在单位,随时待命,根本没有办法照顾孩子。”谈到女儿,刚刚还在麻利做事的姜涛,突然就红了眼眶。
15日晚上,并肩战斗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疫夫妻熊华威、余其春,忙里偷闲接受了我们的视频连线采访。整个过程中,余其春一直沉默着,这让我心生纳闷。采访结束后,她在微信群里留了一段话:“各位记者,不好意思,我刚刚一直没怎么说话,我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忍不住流泪,二宝才两岁多……”
隔着屏幕,我似乎能看到余其春坚强背后的婆娑泪眼。之前看过她的工作视频,面对患者,她精心照护,鼓励他们一起加油、早点回家,把最好的状态留给病人;连线家人,她为了不让老人孩子担心,从来报喜不报忧,转过身偷偷抹去泪水,继续投入紧张繁重的工作。
她们,是身穿盔甲的战士,更是有软肋的母亲。
延伸阅读:10月30日至11月17日,葛仙山风景区共完成17轮核酸检测,自11月3日以来已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且滞留人员和工作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7日零时起,葛仙山风景区由封控区调整为防范区,滞留的880名游客有序返程。
Play Video
▲11月17日,滞留葛仙山风景区的团队游客乘坐大客车返程。
19日9时,上饶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第7号通告:自19日零时起,将信州区海德文景苑小区调整为低风险等级地区,由封控区调整为防范区。
平凡人的大爱
11月21日 周日 天气:小雨
今天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
自零点起,除葛仙山镇继续封控,铅山县全境解封。
铅山疫情防控歼灭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8时许,铅山居民苏先生来到河口镇上的老朱粉店。老板见他走进来,心领神会地笑着招呼道:“还是老习惯吧?”这一碗热腾腾的铅山烫粉,让苏先生吃出了久违的幸福滋味:“老板今天料加得特别多,味道真是好极了!”
广场、街道、社区、商场重新鲜活起来,人们脸上写满欢喜。
回望过去的23天,太多平凡个体挺身而出,让我感动落泪。
10月30日,“包子哥”张隽翾连夜采购30箱面包,给40公里外的铅山县防疫工作人员送去。凌晨2时许,又想方设法联合一家包子店老板加急赶制1000个包子,赶早将热乎乎的早餐送到一线工作者手上。面对大家的感谢,他和那位好心的老板都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永平镇一夜之间搭起“抗疫厨房”,当晚便拉起一支30余人的厨师团队。为了找齐人手,唯一的女性大厨邱玉宁挨个给姐妹们打电话,她说:“参加抗疫,即使没工钱我们也愿意来。”
44岁的建筑工人李天雷听说需要车辆给葛仙山景区滞留游客送饭,二话不说就开车来了,每天清晨四五点到岗,“就想为家乡做点事,给孩子当个好榜样”。
转运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近20例,一天最多转运过3名确诊者,铅山县人民医院120车队司机陈远庆说:“我尽量多做一些,别人就可以少一些风险。”
连夜往返上饶铅山4次,只为把素不相识、刚出生19天的婴儿送回父母身边,志愿者纪金星说:“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
在疫情面前,每一个平凡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延伸阅读:10月31日零时至11月2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例、无症状感染者60例;累计出院病例59例。现有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20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铅山市民欢送支援铅山抗疫的医护人员。
版面编辑:罗翠兰
图片制作:方曦
复审:冯星星
审签:邱虎
监制:吴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