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洋江镇,一直保留着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每年到了农历十月十五这天,当地村民就会用新收上来的糯米制作麻糍,在收获丰收果实的同时,享受丰收的喜悦。
初冬的洋江镇,虽然细雨绵绵,寒意阵阵,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村民们制作麻糍的热情,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淘米、烧水、蒸米等工序,不一会儿,蒸锅里的糯米饭已香气四溢。
经过半个小时的旺火蒸煮,糯米饭的香味已经弥漫在整个制作现场。村民们把刚刚蒸熟的糯米饭放到石板上,用老茶树做成的木棍在上面进行反复捶打,将糯米饭的饭粒捶烂,变得粘稠。
“好累呀!打麻糍真是一个体力活,但当地有一个俗语叫麻糍越打越粘,日子越过越甜。”大家开心地说道。
大家三五人一组,有人挥棍捶打,有人用沾水的手不时地翻动糯米饭,使其受力均匀,变得又糯又细。等到糯米饭被捶成饼状后,再用手从拇指和食指间将其挤出一个小小的糯米球,这样一个个可口的麻糍就做好了。
在洋江镇,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过了十月半,围着灶台转,说的是进入冬季后,昼短夜长,地里农活也不忙了,这个时候就有时间、有精力,围着灶台用收获的食材烹饪制作出家乡的美食,来犒劳自己和亲朋乡邻。一块块麻糍粘上糖或黄豆粉,吃起来又香又糯,不仅成为当地的一种美食,更寄托着浓浓的乡愁,传递出村民们丰收的喜悦。
来源:央广网记者胡斐 通讯员张敏 吕小明
编辑:王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