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帅爆了!95后小伙工作第一年,就这样为单位增效近百万

2021-11-10 09:34 央视新闻    阅读:418 

很多青年基层工作者正身处祖国各地,肩负责任担当,用青春谱写精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勉励青年,“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央视新闻《我们的日子有奔头》专栏,今天要关注一位扎根祖国边疆的95后青年——魏鹏飞。

23岁小伙魏鹏飞,一直都奔跑在“追梦”路上。18岁,高考成绩超一本线60余分,为了心仪的专业,他选择去离家遥远的高校求学;22岁,大学毕业,不少企业抛来橄榄枝,他则坚持扎根边疆:“吾心已向西部去,休言边陲多苍茫”;今年,他与同事攻克技术难题,为单位增效近百万元。

△魏鹏飞(右)

心中有梦 眼里有光

热血少年决定奔赴新疆

魏鹏飞出生于1998年,来自河北石家庄。高考时,他的成绩超过一本线60多分。一直热爱“工程类学科”的魏鹏飞,便打定主意报考相关专业。在学校举办的全国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第一次面向全国招生,“校区师资力量强,而且新疆正成为我国能源生产的主阵地”,这些关键词一下子把魏鹏飞吸引住了。了解校区各方面情况后,他下定决心填报志愿,准备奔赴边疆。这所大学距离魏鹏飞老家3000多公里,妈妈谷湘瑜起初有些担心,但她知道从小就“有主意”的儿子,认定一件事不会轻易放弃,“我们选择支持他”。就这样,魏鹏飞顺利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400余名大学新生之一。“那里真的很美,而且待得越久越是喜欢。”

校区坚持“实验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魏鹏飞与同学们度过了扎实的四年时光。从校区的教学楼、操场、图书馆到地质实习的龙脊谷,从金工实习的厂房到生产实习的塔里木河边,都留下他们的青春足迹。

△魏鹏飞(前排左三)和同学老师在校内的实训厂房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

在实习的油田现场,高耸的井架和一排排抽油机,在朝阳中熠熠生辉,见证年轻人成长进步,也见证他们心态悄然变化。求学和实习日子越久,魏鹏飞越是确定自己对石油工作的热爱,也感受到了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重视。

去年毕业设计刚刚结束,魏鹏飞和同学把对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理想和决心形成一封信,写给习近平总书记。“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封信道出了大家准备在基层奋斗的心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中118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纷纷在信上署名。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寄出后不到20天,他们就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在回信中写道:“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

正式投入基层

大漠里的“油井医生”不简单

怀揣梦想,伴着戈壁风沙,去年9月,魏鹏飞正式投入了基层工作。

魏鹏飞所在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共负责591口采油井,都分布在距离城市15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他经常跟师傅外出修井,在沙漠无人区的简易房里待上十几二十天是家常便饭。魏鹏飞说:“我们相当于是‘油井医生’,给有问题的油井做一些‘小手术’。”

这“医生”,其实并不好当。“冬天有时为了多巡一口井,顾不上吃饭,顶着寒风在戈壁滩上奔波。夏天又热得能把衣服拧出水来。”魏鹏飞说。

许多个夜晚,魏鹏飞跟着技术员踩着冰冷湿滑的油泥,在钻台上对每一个工况、每一次起下钻严格把关。

在魏鹏飞看来,基层工作没有太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千头万绪、细微琐碎,每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考验的是人的经验和耐心。

在人烟稀少的大漠,魏鹏飞既有付出的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

在得知处理井筒过程中大颗粒岩屑难以返出这一技术难题后,魏鹏飞和同事反复实验,在生产一线寻找破题“良方”。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魏鹏飞所在的团队最终设计改良出新工艺牙轮钻头。仅此一项改进,同样工程量,较原先保守估计节约工期20天,增效近百万元。

从一开始的看不懂方案,到能抓住施工设计中的重点,再到协助团队解决技术难点,魏鹏飞的进步,每一个同事都看在眼里。

如今,他又有了新的工作挑战,到开发研究所进行石油工程相关施工方案的编写。当被问及接下来的目标时,魏鹏飞说,就是努力工作继续成长。

“希望二十年后的我,站在西部的热土上,对今天的自己说一句:谢谢你当年的选择。”

不仅魏鹏飞,还有无数人和他一样,选择扎根基层,全力以赴。他们就在边疆大漠、雪域高原、街道社区、田间地头……

2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