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各地多举措帮扶困难群体就业——饭碗越来越稳当

2021-11-09 15:31 人民日报   李季  阅读:323 

  没技术就教,有难处就帮。各地多举措帮扶困难群体就业——

  饭碗越来越稳当(关注城市困难群体①)

  “4050”就业困难人员——

  信息台账助认定

  扶持就业保障足

  几年前,丈夫心肌梗死,意外离世,家住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南街的哈玉莲一家顿时陷入困顿。婆婆常年卧病在床,孩子还在上学,都需要人照顾,往后的生活如何过下去,哈玉莲一筹莫展。

  那时的哈玉莲年近四十,她坦言,因为家中琐事多,高中毕业的她很久没有在外工作。对她来说,既没有一技之长,又实在没法外出打工。“那段时间,眉头一直皱在一起,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我家中的情况后,主动来到家里和我详细地谈了谈,之后帮我安置到黄河东路街道福通社区从事公益性岗位,来辅助社区专干、网格员开展工作。”

  哈玉莲笑称自己在这份工作中逐渐变成了“全能型”职工,从除杂草、处理垃圾,到学习用电脑制作表格、整理文件,长了不少本事。在家门口的这份工作,让她既能兼顾家庭,又有了一定收入。转眼3年的服务期即将到期,今年初,社区又积极对接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延期两年,继续保障其实现就业。

  如今,哈玉莲对未来充满希望:“最近都会挤出时间参加妇联办的技能培训班,之后就可以利用学到的技能,找一份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工作了!”

  金凤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金凤区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建立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等基本信息台账,针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实际情况,为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就业援助认定;此外,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作用,落实自治区购买的公益性岗位指标,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以及“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托底就业帮扶。

  据悉,宁夏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通过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有力促进以“零就业家庭”、有就业能力残疾人和城镇“4050”人员为主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切实帮助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33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6%,其中,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创业扶持力度,支持其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区对924名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为88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77万元,并为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提供制度保障,每年购买70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并列入民生计划。

  零就业家庭——

  公益岗位来兜底

  就近就业收入稳

  “您是来办理老年补助的吧?请坐!”在西安市碑林区太白社区服务中心,万娜热情接待着办事群众。今年3月底,她成了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如今已经能熟练处理工作,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

  万娜是一名单亲妈妈,生活压力一直不小。“女儿体弱多病,父母也常年有病,两年前我只能把工作辞了,两头跑两头忙。”万娜说。

  由于没有工作,万娜的收入来源只能靠失业保险金,很多时候还得父母帮衬,生活一直很拮据。去年孩子上了幼儿园,家庭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她便找了一份送快递的工作,因为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兼顾家庭,她最终还是辞掉了工作。

  之后,万娜又踏上求职路,她曾在商场做过销售,找了几名朋友介绍,招聘者一听她很多时段不能上班,得照顾家庭,纷纷犯难。一向坚强的万娜流下泪来,“自己学历不高,找个合适的工作怎么这么难!”

  社区网格员赵迪给她带来了希望。3月初,赵迪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万娜的情况,问她对工作有什么要求。万娜说,“我就想有份收入,但一定要有时间能照顾家里。”

  “针对万娜这种‘零就业家庭’的情况,市场化就业渠道比较难解决,我们便为她协调了兜底安置公益性岗位,让她能够就近实现家门口就业。”碑林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安渊博说。

  如今,万娜对这份新的工作非常有干劲,“她很热心,还有双巧手。社区组织活动,她还自制了投票箱和展板,人也比以前开朗多了。”社区主任赵宇满意地说。

  万娜信心满满,“这不单是份新工作,更是迈向新生活的一步。我正在准备社会工作师的相关考试,后面还想提升下学历,受了别人不少帮助,咱自己也得努力往前奔呐!”

  安渊博介绍:“为了更好地帮助失业和未就业人员找工作,碑林区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伯乐圈’招聘云平台,目前入驻企业已超过两万家,还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人才夜市’等线下招聘活动。截至6月底,今年碑林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52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76人。”

  低技能劳动者——

  技能培训送门口

  精细援助一对一

  “我连小学都没毕业,也没啥技能,没想到能来酒店做面点师,现在每月工资有4000元左右,关键是还给咱缴纳各种保险,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在沈阳市铁西区某酒店内,王艳梅正在面包房里做甜点。

  “以前也没少打过工,但都是干些零散的体力活,时间长还很辛苦,如今年龄大了,找这种活也难了。”今年50岁的王艳梅家住铁西区艳粉街,前些年丈夫不幸去世,她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生活非常困难。社区在得知她的情况后主动来到王艳梅家中,原来,铁西区人社局联合技能学校举办了针对低学历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基本培训班,涵盖育婴、家政、面点师、理发师等多个行业,因为喜欢美食,王艳梅选择了面点师。

  “培训没有让咱花费一分钱,还有职业技能考试。”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王艳梅顺利拿到了面点师专项技能证书,“有了证书,有了技术,到哪都有饭碗,再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了。”不仅如此,铁西区人社局还举办了多场人才招聘会,为王艳梅推荐了多家企业。

  稳定的工作也给王艳梅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如今的她,脸上常挂着笑容,还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节假日为独居老人送上精心制作的面点。“这么好的政策让我的家庭生活得到了诸多改善,我也要通过努力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有了技术才好发展。”在铁西区彰驿站街道,村民王善荣笑着说,很多低学历和低技能劳动者通过联合培训学校,提高了劳动技能,实现了就业。铁西区在彰驿站街道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将技能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帮扶,进一步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铁西区,各社区普遍设立了专门为就业困难人员服务的综合服务窗口,免费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和需求,还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和“一对一”精细化援助。此外,铁西区还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他们各展所长,多渠道就业和创业,并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

  “年初至今,铁西区已经有1081人参加技能培训,1118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铁西区人社局就业科科长李莉介绍。

  本报记者 禹丽敏 原韬雄 刘洪超 【编辑:李季】

4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