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洞村乡:村医“老姚”扎根基层45年,优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原创 2024-03-14 16:03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120 

身边好人

姚志荣,男,66岁,洞村乡程家坊村田南村小组村民。作为一名好党员,他时时心系家乡发展,退休不“褪色”,奔波项目一线助力攻坚;作为一名好医生,他自1978年起扎根乡村45载,用双脚丈量全村土地,为“一老一小”提供坚实健康保障;作为一名好父亲,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小起培养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好习惯,让优良的家风、高尚的医德在他的努力下代代传承。

左数2号位为正在上户开展工作的姚志荣

村民眼里的好邻里

“老姚说得对,是我误会了村里了,协议现在就签!”在芜坑组“牵牛谷”文旅项目建设前期,有的村民因为对政策不了解等原因,对拆迁征地工作比较抗拒,对做思想工作的干部不配合。年过花甲的老党员姚志荣知道后,主动请缨上户沟通协商,姚志荣凭借着在村民邻里中的良好声誉,很快就做通了不少村民的思想工作。

姚志荣如此坚实的群众基础,与他在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脱不开关系,尽管已经60余岁,他依旧在家里闲不下来,总喜欢去村里留守老人、儿童的家中走访,询问近期生活状况,帮忙做做家务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附近的老人每每遇到问题,第一想到的就是“先去找老姚帮帮忙”,他也总是嘴上说着“举手之劳”,又尽自己所能提供相应帮助。有时程家坊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姚志荣只要一有空就会主动报名参加,2023年共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时长100余时,帮助周边邻里群众解决大大小小问题40余件。

病人眼里的好医生

1978年6月12日,是姚志荣成为程家坊乡村医生的第一天,21岁的他在那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份职业将伴随他的大半生。而让他坚定这份信念的契机,是一个大雨的夜晚:正准备睡觉的他接到一位老人的电话,称自己腹部胀痛难忍。姚志荣犹豫再三还是冒着大雨赶到了老人家中就诊,最后发现只是因为老人晚餐问题导致的胃胀气,进行简单的按摩消食后就好转不少。但在临出门前,老人站在屋檐下紧紧攥着他的手,脸上不知是眼泪还是雨水,连连道谢:“谢谢姚医生半夜跑一趟,不然我一个老头子在家肚子疼得紧,外面又下着大雨,心里又一发慌,真不知道会怎么样。”自此,姚志荣就暗自下定决心,尽管自己医术远远称不上高超,但作为一名乡村“赤脚医生”,总能让村里的留守老人孩子在身体不适,手足无措的时候有个依靠。

就秉持着这样一份信念,姚志荣坚守村医40余年,始终将村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只要有村民因为身体不舒服联系他,他就第一时间收拾好自己的小箱子,第一时间赶到村民家中问诊。平日里,姚志荣还会根据自己出诊的情况,默默记下村里几家留守老人的各种疾病,梅雨天气问问有风湿的老人感觉怎么样,再叮嘱两句;估摸着高血压的几位老人药快吃完了,就打电话或是上门提醒。村民们都夸姚志荣行医很上心——“姚医生对咱们的身体状况都蛮了解,每次打电话的时候,他提前就能把病情估个八九不离十。”而有的时候,遇到突发情况或是重症患者,姚志荣也从不逞强,总之帮家属张罗着送患者到上级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之后还会时不时地关心问候一下治疗进度。大家都说每当身体不适,看到姚志荣来了,就放心了不少,感觉都没那么难受了。在程家坊的村民心中,他不仅仅是一位村医,更是令人信赖的健康守护者,和偶发病症时的“强心针”。

孩子眼里的好父亲

热心肠的姚志荣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在家里的也保持着优良的家风家训。他总是对自己的妻子说,无论自己的孩子将来想要做什么,身为父母都只需要引导好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别让他们走歪了路,然后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就行。在如此家风中长大的女儿姚丹,就从小向往着其父姚志荣行医助人的高尚职业,在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医疗行业,坚持将这优良的家风不断传承下去。

现如今,姚丹已从事护理工作十二多年来,是洞村卫生院里医患公认的“最美护士”。面对自己的健康帮扶对象,她也始终坚持着父亲姚志荣那一套“老做法”,定期上户体检之余,碰到恶劣天气等情况,还会不定期上户或电话探视了解情况,确保帮扶对象情况稳定。“我很敬仰我的父亲,也将他的故事讲给了我的孩子当榜样。”已经成家的姚丹,决定将儿时父亲的教导转教给自己的孩子,将这份乐于助人的优良家风不断传承下去。


来源:洞村乡


13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