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分宜县先后实施农饮工程、农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入数百万元资金,通过水泵将水提到高位调节水池、铺设管网至农户家,建蓄水池收集山泉水、雨水,打机井等多种方法,解决了部分村庄饮水问题,但水质安全、供水水量无法得到保障。干旱年份,有的农户饮用浑水,甚至无水喝,健康和生存受到严重挑战。喝水难题深深困扰着千家万户,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水是生命之源,饮水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饮水安全是农民最大福祉,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一项重要指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内容。2017 年10月根据中国水务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和新余市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决策部署,分宜县勇立潮头解民忧,先行“试水”,率全省之先启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期望终结“喝水难”,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有村民刚开始不是很乐意接受这一新生事物,不少村庄一直使用原建农饮工程,担心浪费国有集体资产,认为无需搞重复建设;部分村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祖祖辈辈喝免费水,还未听说过农民喝水交费,担忧增加经济负担;个别地方村民自筹资金自接水管自引水源,没有必要再统一接自来水,不愿意纳入城乡一体化供水;私营水厂业主抵制情绪尤甚,忧虑自身利益受损,改革后不知何去何从......等等。凡此种种疑惑顾虑,分宜县决策者深思熟虑、分析原因、凝聚共识,从宣传发动、调查研究入手,县乡村组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和行动。进村组召开座谈会、上门发放民意表和宣传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征求各界建议;挂宣传标语进集市进店铺,走家串户大力宣传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惠及广大农村百姓重大民生工程;解释自来水集中供水经过消毒处理,水质可靠、干净卫生、取用便捷等诸多好处,提高群众认可度和参与度;说明乡村振兴、“厕所革命”都要以自来水作保障,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坚定乡村干部信心和农民改变落后生活方式决心,积极投身城乡供水改革。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抽检地下水、农饮水、自引水源水质,检测结果发现不少碳酸钙超标,水质不达标,抽测结果公之于众,农民触动很大。秉执节约原则,减少成本、杜绝浪费,原有私营水厂视情采取关闭、移交、接管、并购、改造升级利用等措施,保障业主利益,妥处解决原水厂事宜。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优惠初装费,最大限度减轻农民负担,农户仅需一次性缴纳初装费600元/户(成本费1680元/户),其中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减半收取,乡镇、村组不需要任何投入,全县农民人均受惠2000元;预测将来水费人均50元/年左右,农民负担较轻,基本能承受。通过宣传发动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门到户说、家喻户晓,取得明显成效,至2018年4月13日,全县11个乡(镇、办)454个50户以上自然村39883户,100%完成开户费收缴任务数2156.60万元,广大农民以实际行动证明自觉自愿拥护支持参与城乡供水一体化,为项目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为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确定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等。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专业运营”总体思路,以市场化手段改革创新建管模式,政企合作,主要投资由中国水务集团承担。项目总投资4.97亿元人民币,市、县政府和中国水务集团分别负责30%和70%的资金。分宜项目区包括全县11个乡(镇、办)和仙女湖区2个办事处,共分6个供水区,即县城管网延伸工程和杨桥、高岚、洞村、钤山、大岗山供水区。新增供水规模8.16万吨/日、扩大供水人口约26.77万人,达到全县总供水规模17.16吨万/日,供水人口34万人。通过两年工程设施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实现全县“50户以上自然村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具备通水条件的自然村当期开户率达到50%、项目供水范围内自来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三大目标。工程主要任务新建改建县第二水厂、杨桥水厂、高岚水厂、洞村水厂、双林水厂、钤山水厂、大岗山水厂7个水厂,建设25座加压泵站,铺设配水管1588km,全面构建“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群众用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