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社交媒体话题“欢迎候鸟回到江西”,登上社交媒体同城热搜榜,不少网友热议。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10月6日清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批候鸟。最新监测记录显示,这是今年以来鄱阳湖保护区在辖区范围内监测到的首批大群越冬候鸟。目前,已到达鄱阳湖保护区冬候鸟有灰鹤、白琵鹭、东方白鹳、豆雁等。
欢迎关注本期融媒头条,让我们一起走进候鸟“大军”。
国庆期间,鄱阳县鄱阳湖湿地迎来了首批包括反嘴鹬、豆雁、东方白鹳等约2万余只越冬候鸟。在位于鄱阳湖畔的鄱阳县白沙洲乡水域和双港镇湿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站工作人员观测到有近千只反嘴鹬、豆雁、野鸭、东方白鹳以及鹭类等越冬候鸟栖息觅食,翱翔飞舞,鸟鸣声不绝于耳。
近日,记者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看到,候鸟翔集、百鸟争鸣,场面十分壮观。鄱阳湖湿地出现大面积草洲浅滩,鸟类在露出水面的滩涂上栖息、觅食、飞翔。湿地、大草原、湖泊、候鸟、蓝天、白云在此融和,彼此拥抱环绕,光影灵动,绘就了一幅气势磅礴、动人心弦的生态画卷。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无数天空精灵的飞翔之美、自由之美,可以深切体验“人鸟共欢,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在观鸟的同时尽情地享受鄱阳天蓝、地绿、水净的无限风光和生态之美。
详见>>候鸟云集!鄱阳湖进入观鸟最佳时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福章先生、丁文宁先生带领的科考队在鄱阳湖大湖池发现了100余只白鹤,轰动全球,让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江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省级)(以下简称“保护区”)应运而生,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肩负起以复兴白鹤为代表的珍稀候鸟种群、推动鄱阳湖生态繁荣的重大使命。
在鄱阳湖大湖深处,新兴技术与湿地保护的深度融合,正悄然改变着湿地保护的方式。
详见>>【万千气象看江西】用“新”守护鄱阳湖70万只越冬候鸟
每到秋冬时节,成群结队的白鹤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飞越数千公里来到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越冬。2021年11月,体弱的白鹤“小雪”在迁徙路上掉队了。“小雪”于2021年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因受伤迷途被救护,被救护时还是幼鸟,在杭州经过一年多的人工喂养后,2022年冬天被送到鄱阳湖区进行放飞。
从一只生命垂危的幼鹤,到成功回归自然的小鹤,“小雪”的故事让人感动。今年10月11日,从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传来消息,备受关注的白鹤“小雪”在俄罗斯停留138天后,于9月24日启程“回家”向南迁徙,10月6日抵达黑龙江大兴安岭,目前停留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据悉,这是“小雪”首次“出国”后“回家”,有望在11月回到鄱阳湖与江西“粉丝”见面。
鄱阳湖开始进入候鸟越冬季节,想看候鸟的朋友欢迎来打卡!关于白鹤“小雪”背后的故事你还知道什么呢?欢迎留言~
来源:江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