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江西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古往今来,多种文化的汇聚融合给赣南大地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地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和众多传统民俗。
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位列其中。保护“更新”、表达“出新”、传承“创新”……近年来,赣州积极探索客家文化保护传承,将古老非遗与新时代元素创新结合,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喜爱,让传统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保护“更新”——
政府给60处客家围屋“上保险”
给60处客家围屋“上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1.93亿元……近日,江西首个客家围屋保险协议在“围屋之都”赣州龙南市落地。
图为位于龙南市关西镇的西昌围(无人机图片)。新华网发 施鸿雄 摄
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的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如今尚存500余座。赣南的青山绿水间,古老围屋见证着客家文化与历史的厚重,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搬出围屋、走出乡村。
“屋养人,人也养屋。长年不住人,晴天怕着火,雨天怕倒房。”龙南市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潘平介绍,龙南市汇集了赣南约70%的围屋,面对文化遗存建筑风险防范难题,当地创新“文物保护+游客保障”保险模式,为历经岁月沧桑的客家围屋搭建起“安全网”。
图为民俗情景歌舞剧《围屋新娘》正在围屋里上演。新华网发 叶波 摄
“月光光,照四方,有女爱嫁放排郎……”伴随着客家童谣声,走进龙南市杨村镇燕翼围客家文化体验区,民俗情景歌舞剧《围屋新娘》正在围屋里上演,吸引大批游客现场观看。
“保护围屋就是保护历史的根脉,我们以客家围屋为主线,积极探索‘非遗+文旅’发展路径。”杨村镇党委书记赖伟胜介绍,当地以燕翼围及周边27座围屋为依托,进行古建修缮改造,引入非遗技艺和民俗业态、打造沉浸式客家文化旅游打卡地。
观赏围屋建筑、感受客家文化,留住美丽乡愁……近年来,龙南市通过开展“老屋复活”项目建设,共修缮围屋54座,盘活利用农村闲置住宅665幢(间),建成8个老屋民宿集聚区,带动1.2万余名群众受益,让古老围屋重新焕发“生命力”。
表达“出新”——
“不倒翁”让采茶戏更有“戏”
身着戏服、执扇摆袖、唱腔婉转、韵律十足……傍晚时分,漫步在江西省赣州市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一位“不倒翁”小哥被观众们团团围住,别具一格的赣南采茶戏街头表演引得众人连连拍手叫好。
封永泉在“不倒翁”底座上表演采茶戏,吸引不少观众拍照。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赣南自古盛产茶叶,当地人喜欢一边采茶一边唱歌。经过400多年发展,这片红土地上演化出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2006年,集客家文化大成的赣南采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9岁的“不倒翁”小哥封永泉出生在采茶戏世家,从5岁就开始登台表演采茶戏,如今成了“老戏骨”。因为地方戏曲受众减少,封永泉曾一度改行,去外地打工。但对采茶戏的深厚感情,令他最终选择返乡坚守。
为展示传播采茶戏文化,封永泉把赣南采茶戏与“真人不倒翁”、彩带龙等形式创新结合起来,被市民游客拍摄上传到社交平台后,逐渐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大批网友前来打卡。
“我坚守在这里,就是想唱出采茶戏的新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赣州客家传统戏曲的魅力。”如今封永泉已经带出了6名徒弟。
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赣县木偶戏非遗传承人李贵和在给游客表演木偶戏。新华网 王凯丰 摄
近年来,围绕赣南客家文化非遗传承,当地不断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将非遗与旅游、文创、演艺、节庆等紧密结合,让客家文化为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新表达带来新气象。客家织带制作、学唱客家山歌、品味擂茶、观看赣南采茶戏……每到假期,众多客家非遗项目在赣州各大景区、剧院、街巷轮番登场,让游客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非遗项目中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传承“创新”——
非遗“老手艺”变致富“新产业”
一碗擂茶香,几许客家愁。走进赣州市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古村“非遗工坊”,一阵馥郁茶香传来。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廖永传的指导下,游客张声萍正在体验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在江西省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古村,大型沉浸式表演《雅溪唐鉴》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新华网发 王敏 摄
做擂茶、磨豆腐、打糍粑……雅溪古村内的客家民俗体验,吸引了大批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自驾前来游玩。同时,当地深入挖掘“香火龙”“车马灯”“花棍舞”等非遗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百姓吃上了“旅游饭”。今年以来,古村接待旅游人数达22.22万人次。
“很多外地的游客过来,就是想尝一口地道的赣南客家擂茶。”政府搭台,非遗唱戏,为了让擂茶香飘四方,在今年春节的赣州文旅推荐会上,廖永传和相关机构签订了200多万元的合作协议,目前相关产品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投放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潮热的不断升温,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商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当地加大研发设计,发布200余件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文创系列产品,并设立旗舰店,累计销售收入400余万元。
在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村民在晾晒烫皮。新华网发 叶功富 摄
在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芋荷、良生烫皮生产带动70户家庭增收;会昌县依托酱干制作技艺,聚集生产企业20多家,年产酱干2000多吨;崇义县凭借南酸枣糕制作技艺,已发展成为年产量8000余吨、年产值3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增收3500万元的富民大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非遗技艺发展为突破,近年来,赣州紧抓机遇,守正创新,先后设立各级非遗工坊70余家,推动客家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99个客家非遗项目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带动超3万余名贫困户脱贫增收,助力人均年增收超万元,让非遗“老手艺”变成致富“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