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国学生开启“补作业模式”!比起拖延,这个更可怕,但很多家长不知道

2024-02-22 10:36 科普中国    阅读:107 

寒假结束,许多孩子进入了“补作业模式”,“你家孩子剩了多少作业没做?” “你知道我家孩子居然还有多少作业没做!”也成了家长们日常交流的话题。

有的家长也开始担心:“我家孩子每次放假都要留到最后几天疯狂补作业,这不是小小年纪就得了儿童拖延症吧?”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其实,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分类指标来看,“儿童拖延症”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疾病,临床上也并没有所谓的“拖延症”存在。

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单纯的需要补假期作业,大可不必担心孩子碰上了什么必须搞定的心结,不过值得提醒一下的是,如果孩子在补作业这件事上,相伴产生了远超正常程度、频率的焦虑感、恐惧感与愤怒感的话,家长还是需要多多关注一下。

但孩子拖延本身,的确是个让家长挠头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背后的原理。

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

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拖延的认知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很多家长认为,拖延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所以一直致力于帮助孩子做时间管理,规定各个时间段里的作业量。当发现假期将尽,家长最爱批评的就是“要是你之前早早就写了,哪还用现在补!”

这其实是错误的。

卡尔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蒂姆·皮切尔(Tim Pychyl)二十年前就开始研究拖延行为了,他给拖延的因由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解释:拖延是一种情绪调节问题,而非时间管理问题。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大人,同时也适用于孩子。想想看,我们很多人作为职场人士,一想到某个报告、ppt、总结的截止日期,最先冲进脑海里的情绪是什么呢?大概率不是强大的内驱力,反而更有可能是压力、烦躁与焦虑。

按理说,应对这些负面感受的最好方法,就是赶快去把该做的事做完,但有一种手段其实对情绪能起到更简单粗暴的效果:如果给客户的报告让我那么焦虑,那我赶快再看一集电视剧压压惊,不就好啦!

拖延由是而生,其本质不是我们缺少时间管理上的手段,而是采用了饮鸩止渴的情绪管理技巧。

为什么孩子会拖延?

在对抗拖延假期作业这件事上,孩子们甚至还面对着比我们更多的挑战。

首先,儿童对于中、长程时间的知觉水平不如成人。说得直白点,就是孩子们可能会比较好地安排“今天下午干什么” “明天干什么”,但对于更长的时间段,比如“这一整个月里要做完什么”以及“在两个月后,开学前要完成什么”,他们就没有那么强的掌控感了。

让一个八岁的孩子理解什么叫做“三年规划”在心智上并不现实。同理,他们对于假期的整体时间把控和规划也有着心理上的难点。

其次,家长的催促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认同。在补作业这件事上,非常容易出现“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情况。很多时候,家长焦虑得一塌糊涂,同时还不断质疑孩子——我都急成这样了,你咋不着急?

然而在心理上讲,很可能正是因为家长着急,孩子才没那么上心。他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潜意识:“对这件事你这么上心,那这件事一定是你的事,既然是你的事,我还着什么急呢?”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拖延。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再次,假期生活节奏乱,拖延成了一张越用越顺手的保险牌。假期与学期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日常作息与生活节奏,同一个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能够天天七点起床,但是在假期里,到了八点半都未必能醒。

假期里还可能有返乡、旅行、训练营,甚至还有不少时间在路上,这也势必因此出现作息上的巨大波动,进而导致“先放着”“明天做”“回头写”成为常态,逐渐把完成作业的时间挤压到了假期末尾。

孩子拖延的三种

“情绪动力通路”

与此同时,还有三种“情绪动力通路”,最能解释孩子们为什么会拖延。

第一种,对抗诱惑有困难,延迟满足能力差的享乐型小朋友。有的小朋友之所以作业堆到了假期末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假期里面的诱惑太多了。

甭管是父母带去聚餐,还是到爷爷奶奶家疯玩,或者自己偷偷窝在家里玩手机——哪个不比写作业有意思?这种小朋友最多,他们的心理机制也最好理解。

第二种,执着于跟家长对抗,用不做作业当武器的斗争型小朋友。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超限效应”,指的是不断灌输与进行某种教育,非但得不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把对方逼急了,造成对抗。

在有的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寒假作业提要求、做指示实在过了头,甚至把孩子们逼到了对立面——你让我烦躁,我就让你不爽。

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做作业是一件天然正确的事情,我不得不做,但同时又要表现出对家长的忤逆,可以怎么做呢?聪明的他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磨洋工”,还能有比拖延更能把家长逼急,还不至于犯下巨大错误的手段吗?

第三种,破罐子破摔,反正写不完索性不着急的摆烂型小朋友。这些小朋友最大的问题不是懒或者倔,而是不自信。他们看着寒假作业的时候,腿都先软了,还谈什么攀登与翻越呢?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远远多过心理建设,只强调“你要做到”而不沟通“你能做到”,导致有的孩子还没开始就已经选择了放弃。自卑到了连笔都不拿的地步,在外人看来当然也是一种拖延。

孩子老是拖延怎么办?

这里也有一些值得尝试的方法,能帮助孩子做好补作业的心理建设。

第一,孩子更擅长做短期规划,不擅长做长期规划,所以可以做一个“从今天到开学”的倒计时任务规划表。

临近假期结束,全家人看到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做,难免孩子叹气,家长生气。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干就完了”,虽然孩子不一定能特别好地规划与执行跨度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管理,但四五天至一周还是可行的,毕竟在学校里,课程表的最小轮换单位也通常是“周”嘛。

可以和孩子先开一个小会,把需要做的内容分到了开学前的每一天里,这不仅拆解了孩子眼里庞大如山的任务,也让每天的工作能够有节奏地展开。

本文作者帮助自家孩子制定的写作业规划

第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需要补作业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赶快去补作业,而是快速调整家庭的生活节奏与作息,这不仅有助于补作业,还有助于孩子在开学后尽快收心,快速回归学习状态。

不少家庭在假期里经历过旅行、返乡,就算都没有,也肯定因为过年时的聚餐与娱乐影响了生活节律。

所以非常不推荐在临近开学前两天疯狂补作业,从早写到晚,“死磕到底”补作业,而是更建议家长们提前调整好全家人的生活节奏,一来给补作业留足空间,二来也算提前完成了开学后的必需工作。

第三,没做完的作业远远不如家庭里弥漫的焦虑感可怕,作为家长,你的盟友是孩子,不是作业。没完成的作业会让家长焦虑,但请明白——作业与学习都是孩子自己需要去做的事情,家长替不了。

恰恰因为替不了,家长可能会愤怒、唠叨、烦躁,而这对家庭关系的伤害,很可能会大过没有按时完成的寒假作业。

第四,如果你实在看孩子补作业来气,那不妨试着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这件事——补作业有没有可能是一件好事呢?“成长型思维”来自于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它强调一种看向未来与潜能的视角。放到补作业这件事上,那就是“补作业是否意味着某种能力的提升?”

补作业也可以成为一种对大脑、心智与抗压能力的训练。作为大人,也难免碰见“客户现在就要”与“领导马上要问”的时候。也许今天补作业的孩子,就是明天在事业上能够应对急活儿难活儿的高人呢!这么看来,补作业也是一种修行嘛。


来源:科普中国

11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